第十八屆北京國際藝術展覽會新聞發表會第十八屆北京國際藝術展覽會新聞發表會出席開展式的嘉賓合影
2018年12月12日下午15:00,第十八屆北京國際藝術展覽會新聞發表會在人民大會堂進行。
據悉,第十八屆北京國際藝術展覽會將于2018年12月27日至31日在北京展覽館舉行,本屆藝博會由全國政協教科文衛體委員會、中國國家畫院、華興經濟咨詢服務中心主辦、由正東藝術館承辦、中國收藏家協會協辦。
新聞發表會主持人陳鐸
一年一度的北京國際藝術展覽會是中西方藝術交流的盛會,充分展覽藝術文化與價值,向海內外推介藝術潮流與趨向,藝博會強調“國際性、學術性、藝術性的理念,歷經十七載,已經成為集藝術、文化、學術交流的綜合平臺。
正東藝術館館長王勝
中國文聯副主席覃志剛
與歷屆不同的是,本屆藝博會創新啟用邀展制模式,邀請海內外藝術機構、知名藝術家參展。
全國政協委員會常務委員、中國文聯副主席覃志剛,全國政協港澳臺僑委員會副主任盧昌華,中國國家畫院副院長張江舟,中國藝術研究院文學藝術創作研究院藝委會主任、中國國家畫院吳悅石工作室導師吳悅石,中貿CVC藝術機構楊芳,世界華人協會主席胡智榮,鑫南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蔡興南,國家審計署司長宋靈恩,解放報社社長黃國柱,全國政協委員郁鈞劍,香港僑福建設有限公司主席黃建華,臺灣黃君璧文化藝術協會會長黃湘詅,中國政協文史館副館長王京平,漢能控股有限公司常務副總裁、黨委書記袁亞彬,榮寶齋副總經理、國家一級美術師范存剛,俄羅斯華人藝術家協會主席、甘肅畫院副院長潘義奎,正東玉器董事長胡金海,正東藝術館館長王勝等嘉賓出席了本次新聞發表會。其中覃志剛、吳悅石、張江舟、潘義奎、楊芳、王勝分別致辭并預祝本屆藝博會取得圓滿成功。
甘肅畫院副院長潘義奎
中貿CVC藝術機構楊芳
本屆藝博會以“弘揚中華文化藝術,促進國際文化交流”為主旨,展出國內近現代與當代名家經典作品,同時,還推出俄羅斯油畫、尼泊爾唐卡精品等海外展品,讓觀眾得到藝術的熏陶,領略文化的魅力。比如體現中國傳統文化精髓,由186位海內書畫名家所作近現代巨制《貞松永茂》書畫冊及楷書長卷《弟子規》等繼承中華傳統美德的藝術大作。展覽內容主要包括:“中國書畫、國際藝術、雕塑雕刻藝術、童蒙養正”等板塊。
中國國家畫院副院長張江舟
著名畫家吳悅石
亮點一:名作巨制《貞松永茂》書畫冊現身2018藝博會
由1944年海上巨商趙厚甫為慶祝母親壽誕,遍邀海內外共186位書畫名家題詠。當時名家,除了徐悲鴻、傅抱石因遠在重慶,無法請到,其余如齊白石、黃賓虹、金息侯、吳湖帆等均到場,尤其是啟功、王季遷、徐邦達早起的畫作,極為少見,冊中也有他們的精品。詩文中的歷史知識,道德倫理的傳播、文化教育等等多處于前清的進士、翰林之手,也反映了當時中國的文化水準,思想意識。無論是從歷史文獻角度、還是藝術審美角度、亦或是中國傳統倫理道德文化角度進行考察,《貞松永茂》冊頁均具有豐富價值與內涵,是一件頗具特色的中國近現代書畫傳世藏品。
亮點二:黃君璧黃湘詅父女聯展
作為一年一度的藝術盛典,名師大作齊齊扎堆,本屆藝博會特邀黃君璧黃湘詅父女聯展,為中國書畫展區再添大師級佳作,使得藝博會的藝術名家陣容更為壯觀。
黃君璧是享譽中國畫壇的一代宗師,與張大千、溥心畬并稱為“渡海三家”,同時,宋美齡也曾師從黃君璧研習國畫
據中國美術學院院長許江先生評價,黃君璧先生的繪畫使他印象深刻的有兩點:一點是黃先生積數十年的歲月,研究中國繪畫的傳統。他的畫既有宋元筆墨的渲染,又有嶺南畫派的雄強之風;既具北派的強筆,又得南宗的墨韻,這些共同組成了他所獨有的融通之境,在畫界享有高位。另一點是他詩書畫俱能,藝行中有內在的文氣和詩性,他的繪畫變革正是建立在這種文氣和詩性之上。其晚年的飛云與瀑布,完全從傳統中脫撥出來,寫一種新的面貌和感悟。皮紙上的一系列水墨淋漓的作品,更有“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的生動氣象,可謂精品。
反觀黃君璧先生的幼女黃湘詅女士,大有劍走偏鋒之勢,且聽全國政協委員會常務委員,中國文聯副主席覃志剛先生的論述。
湘詅成長于白云堂中,從小耳濡目染,也培養了她的藝術天性。然而,名門之后的藝術發展往往反受制于名門的高山仰止,大樹底下好乘涼極有可能養成惰性而荒廢成長的青春。湘詅在青年時期無意于自己的藝術,專心侍奉她年邁的父親,以致放棄在海外的學業。她的藝術發展實際上是在近十余年間。
天資聰慧的她得益于早年在父親身邊的旁觀,因此,出手即有黃君璧先生的風采。于山水題材方面,她基本上是兩種路數,一是沿襲黃君璧先生的題材和筆墨,具有很強的標識性,表現出了白云堂的代表性風格;二是她在大陸名山大川中寫生所得,九寨溝的飛瀑和黃山的白云,又有了新的氣象和新的格局。對于這兩方面,不管是畫幅大小,她都悉心對待。尤其是近年來畫在紙板上所作的春夏秋冬四序圖,筆墨精到,設色也見意匠。
山水之余,湘詅近年來喜作熊貓圖,別具一格。從她所畫熊貓可愛的憨態中,看到湘詅可愛的童真。這是山水題材難以實現的意境表達,因此,她反復畫各種姿態。顯然,湘詅沒有滿足于白云堂已有的成熟風格,而是在不斷地探求,以另辟蹊徑獲得她自己的藝術地位,這也正是我們欣賞她的原因之一。
觀畫讀心,讀黃老先生:生平最愛寫云山,潑墨雄奇自展顏。我與長松同一格,風摧雨撼倍堅頑”之勢頭強勁之心,讀黃女士之熊貓憨態可掬的趣意之女兒心,讀她為遂父愿,四處奔走之孝順之心。
亮點三:吳悅石水墨大寫意師生聯展
文貴虛靜,畫亦貴虛靜。然時事漂移,質妍更替,喧鬧與繁華皆一時之現象。古來如此,唯虛靜之品格士人尤貴之。物象萬變,理法紛紜,為文之術首在治心。治心之法惟以養心為宜,養心之法惟以靜默得之。故黃季剛有“執璇璣以運大象,處戶牖而得天倪,唯虛與靜之故也。”
余之師皆飽學之士、一時之名宿。一日訪客問余曰:學畫之時可有沒齒難忘之事?余曰:吾師之生活,平平淡淡,從無豪言壯語,無可助談資之事,余記憶中亦無學畫成名之議論,都只為喜愛此道,論道暢懷而已。十余年來,教余一雙看畫之眼,知優劣、知高下、品風骨、辨源流,樂在其中,如涓涓細流,如滴水在心,同今日之世風大不同。故今日之學子勿為大言所動,能安貧樂道、平實靜寂,乃為學畫之心也。(以上論述摘自吳悅石先生著作《快意齋論畫》續編)
吳悅石先生一直致力于中國傳統書畫的研習與弘揚,他自幼讀書浩如煙海、且天賦異稟能博文強記,承絕學、拓新意,在詩詞、書畫、古琴、中醫、意拳、禪宗、道家以及國學研究的諸多方面,他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尤以詩、書、畫、印乃其四絕。
作為當下秉持高揚傳統文人畫精神和藝術旨趣,以扎實的國學根基和深厚的藝術素養,詩、書、畫兼擅而令佳作疊出、每有新變,誠然,吳悅石先生已是公認的水墨大寫意的大家。”
2018 BIAF的中國國畫展區 ,吳悅石先生將與他的得意門生聯袂推出師生聯展,屆時展出他的五十幅大作及他的學生團:“戴啟和、楊中良、張澤石、孫天巍、王登科、戈曉湘、申曉國、劉勇、李長風、李曉君、陳十田、吳仝、段力心十三位畫家,四十幅作品助陣藝博會。
坊間傳聞,先生對待弟子視如己出,扶助、提攜、傳授真知,常能改變弟子的一生,對弟子很是負責。再者,吳悅石先生收徒,條件頗為苛刻,重人品、重治學態度成了他擇弟子的先決條件,接下來才是技藝,書法要寫得好。所以吳門弟子多為不凡之輩。
此次藝博會,名師高徒同臺,機緣難得,精品匯集,相信定能成為中國書畫展區最吸眼球的館展之一。
亮點四:張瑞齡攜作品《弟子規》受邀參展
書法如武術,講求技法。“折釵股”乃書法術語。比喻用筆的一種技法。指行筆轉折處要圓而有力,不妄生圭角,形若折釵方為正法。釵原系古代婦女頭上的金銀飾物,質堅而韌,后被借以形容轉折的筆畫,雖彎曲盤繞而其筆致依然圓潤飽滿。
張瑞齡先生,便因“折釵股”的書法藝術線條,在國內外享有盛譽。他六歲始習字,六十余年如一日,專攻楷書。小楷、中楷、大楷,并以王羲之、顏真卿、歐陽詢、褚逐良等前輩書法家字帖為“老師”,集眾家之長,成自家之風格。
在張瑞齡先生的“半解堂”,他平和地談及早就醞釀許久,并已下筆書寫附上自家理解的《弟子規》。緣由當今時代,資訊發達、網絡信息泛濫,青少年面對不易辨別的種種信息,難以形成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對他們的成長容易造成負面影響,這樣的初衷。
無獨有偶,在2018 北京國際藝博會上,承辦方特辟出“童蒙養正”館并且邀請到一位來自淮畔珠城——安徽蚌埠第一實驗學校六年級的小朋友王子怡,她不僅學習成績優異,而且愛好廣泛,更是酷愛書法。習練書法三年來先后多次獲得書法比賽金獎。易經有云:童蒙養正,圣功也!與張先生書寫的《弟子規》發心不謀而合。想來,如論語般優美的《弟子規》在步伐匆匆的當下時代,在紛呈如萬花筒絢麗的藝博會上,將如一汩清泉,滋養著“藝術讓家更美好”的人文情懷。
藝術當為時代服務!這是張先生多年堅持的藝術理念。對于剛過去的大閱兵盛典,從習近平主席在故宮端門南廣場迎接來華出席抗戰紀念活動的外國嘉賓開始,到整個大閱兵全過程,張先生一氣呵成,創作了通俗易懂的長篇大作,再將整個“大閱兵”書寫出來,一有書法,二有文章,三是讀起來瑯瑯上口,易于記,利于傳。不僅是他藝術的創新,更體現了張先生隨時銘記在心的藝術家的社會責任感與使命感。
本屆藝博會,邀請到張瑞齡先生,展出他的長卷新作《弟子規》、《大閱兵》,兩件富有時代意義,更具藝術價值的書法佳作,讓參展朋友們先睹為快!
亮點五:玉中重器
本屆藝博會將隆重推出一件“重器”:玉雕作品《釋迦牟尼成佛說》,是以重達65噸的和田青玉原料,耗時三年,精心雕刻成39.9噸重的“釋迦牟尼成佛說”,這件難得一見的玉雕作品,從原料的發掘,到運輸、再到開臉,雕刻成型,期間經歷數次驚心動魄的過程。最后成型的此尊玉雕作品,法相莊嚴,雕刻技藝純熟精湛,是工藝升華到藝術的珍品。
亮點六:和田玉雕“長命鎖”
長命鎖盛行于明清,但可追溯到夏朝,傳說:大禹建立夏朝,經幾代輾轉,傳于少康。少康生于戰亂,寄人籬下,母親就打制了一把“長命鎖”戴到少康的脖子上。后來,少康果有貴人相助,再振朝綱。從此,戴“長命鎖”的習俗就流傳了開來,并逐漸被平民百姓所接受。在社會發展,經歷變革之后,有些民俗不受社會變革的影響獨立傳承,長命鎖就是最具代表性的一種。
在古代,上至王公貴族的公子,下到黎民百姓的兒郎,出生之后都會佩戴長命鎖。一般家庭的“長命鎖”多用銅打制,講究的家庭會用黃金、白銀打制和玉石雕琢。鏨刻的吉語內容有“長命百歲”、“福壽雙全”、“長命富貴”、“福壽萬年”等。千百年來,中國人通過生命歷程的經驗,經過干錘百煉、精雕細琢,把最重要的祝福凝固在“長命鎖”上,懷著宗教般虔誠的心將“長命鎖”佩戴到孩子身上,寄托了長輩們對寶寶的深厚情思。
亮點七:尼泊爾唐卡精品
2018年8月1日是中國與尼泊爾建交60周年紀念日。為紀念兩國建交60周年,由尼泊爾高僧耗時數載繪制的唐卡精品將出現在2018藝博會現場。
尼泊爾唐卡畫是珍貴的繪畫和藝術,傳統繪畫唐卡,用明亮的色彩描繪出神圣的佛的世界。顏料傳統上是全部采用金、銀、珍珠、瑪瑙、珊瑚、松石、孔雀石、朱砂等珍貴的礦物寶石和藏紅花、大黃、藍靛等植物顏料。這些天然原料保證了所繪制的唐卡色澤鮮艷,璀璨奪目,雖經幾百年的歲月,仍是色澤艷麗明亮。高僧繪制的唐卡,藝術價值超越畫作本身,賦予宗教的特別寓意,極具收藏價值。
亮點八:俄羅斯油畫精品
國際藝術板塊還將為藝博會觀眾帶來“俄羅斯油畫名家精品邀請 展” 。俄羅斯油畫是世界藝術寶庫中的璀璨瑰寶, 它的藝術傳統曾經影響了中國藝術界好幾代優秀的畫家。上個世紀 50 年代,蘇聯許多畫家來中國進行展覽和講學, 中國也派出大批藝術家到前蘇聯學習。
近20年來,無論學術界還是收藏界,對俄羅斯美術的認識都有一種回歸。 俄羅斯油畫特別是獲得人民藝術家、功勛藝術家稱號的畫家作品的收藏價值不斷在國際藝術市場攀升。
本屆藝博會將邀請多位俄羅斯著名油畫大師、人民藝術家參展,代表了俄羅斯油畫藝術最高水平,是中國油畫藝術家及收藏家寶貴的交流機遇。
亮點九:盆景
王恒亮先生,酷愛盆景藝術,潛心學習和研究盆景的流派、技藝,常走進深山和原始深林觀察和了解各種樹木自然狀態下的形態和生長規律,通過觀察摸索和實踐,在吸收和傳承中國盆景藝術基礎上,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獨特風格和藝術手法,并總結出單枝成景、單枝封頂的盆景技法,在盆景界得到廣泛的應用,著有《王恒亮盆景藝術》一書,
在盆景的創作中,他對盆景的構思,構圖爛熟于心,有如詩人即景作詩,在行和意構思上,他往往有獨到的見解,他創作的盆景枝枝成景,景景相顧、形意兼備,入景入畫,他的代表作品《高山流水》和《亂云飛渡》、《黃山印象》、《夢筆生輝》,分別榮獲第三屆、第六屆、第七屆、第八屆中國盆景展覽金獎。
王恒亮先生,把盆景作為自己終生追求的事業,為了讓中國盆景得到更好的普及、傳承和發揚,已連續三年免費進行盆景培訓班,已培養來自全國各地的學員數千人,還要堅持把這種培訓班進行下去,此舉得到了國家協會的認可和支持。
王恒亮先生將繪畫和盆景藝術有機結合。他經常外出寫生,潛心臨摹古畫,吸取古人繪畫的精髓,為自己的創作積累經驗,將繪畫手法的運用到盆景的創作中,又將盆景所表現的意境融匯到繪畫中,兩者相互交融,形成獨特的藝術風格,他的畫不拘泥傳統的畫派筆下的作品,多展現的是古樹古柏、蒼松翠柏、山石水影、遠山近景、花果綠地等景色,古樹形態各異,有的錚錚傲立、俯視群雄;有的婀娜多姿、舞弄云間;有的舍利斑斑、生機勃勃。
其筆下的古樹草木耀然紙上,入景入畫,將盆景藝術風格和中國國畫技法實現了有機融合,形成了個人獨特的藝術繪畫風格,作品的立意、標題、形態、神韻相融匯,具有較高的藝術審美效果和收藏價值。